第163章雨夜长话
半夜四点,长沙正在下雨。
窗外的竹子在雨中不断摇晃,不断刮蹭墙壁,我的思绪也跟着摇摆。
长生万世仙这本书,我其实一直都没有放弃的念头,一直在尝试突破。
只是陷入了纠结与迷茫之中。
之前说过,万世仙已经基本改好了。
其实不止是改好了,我足足改了两个版本,一个是家族版本,一个是龙字脉版本。
算上那些没有落笔的版本,龙字脉版本是第二版,家族版本是第四版,至今已经迭代到第八版了。
纠结与迷茫也由此而生。
对于这些构思,我其实都不满意。
起初,我对龙字脉版本是满意的,只是在写到最后那八章的时候,忽然就索然无味了。
于是我又尝试更换不同的身份,经过几轮构思之后,又有了家族版本。
然后又是同样的问题。
写着写着,想着想着,就索然无味了。
直到这时,我才真正地意识到,人是没有办法欺骗自己的。
我尤其如此。
在潜意识中,我应该是知道道宫卷问题出在哪里的——
如果你想要改正道宫卷,那你就不能只改道宫卷。
只是我本能地不想面对罢了。
所以,我偷懒地想着,只改第二卷的二十多章,这样就万事大吉了。
但那样无法解决问题,只是拖延问题,终有一日还是要爆发的。
一切都会走上以前的道路,没有任何的意义。
只有从第一卷开始改,才有可能真正解决问题。
但是,要怎么改?
我还不知道。
我很想做到,但我实在不知道要怎么才能做到。
我感觉我知道问题所在,我感觉我知道怎么解决问题。
但是当我摆正心态,不断推演之后,又会发现那条路根本行不通……
所以,我真的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吗?
发现问题,然后对症下药就能解决问题,这句话谁都知道。
但真的很难做到。
知易行难,微言大义。
在想象中,很多问题就像堆迭起来的形状规整的积木,所以可以轻松抽出那块出问题的积木,同时还不影响整体稳定。
实际中,多数问题是一堆沙子,一粒一粒地互相掩埋,它们是互相联系的,只要动了一粒沙子,就会出现无法阻止的大崩塌。
在这种乱麻一样的复杂关系中,没有足够的能力,甚至无法具体分清问题出在哪一粒沙子,或者哪几粒沙子上面。在这几粒沙子里,哪一粒沙子的问题更严重一些……
这些问题甚至不是跟别人沟通学习,就能够解决的。
就像你不可能将一堆沙子递给别人,还能维持沙子的形状不变。
在传递的过程中,这堆“沙子”是一定会变形的,等到对方再把沙子递回来,已经面目全非了。
除非你能把自己的心剖出来给别人看……
说到底,写作这种事情,能教的只有基础,再往后大家的见解和感觉都不一样,想要遇到一个跟自己完全同频共感的知己,几乎是不可能的。
到如今,我只能承认我目前的能力不足,还无法驾驭这本书。
接下来,我大概会暂时放下纠结,尝试开新书。
我终究是个渴望做到更好,曾夸下海口,却又没有足够能力的别扭普通人。
我很想继续夸下海口,说我不会放弃修改,因为我真的很喜欢这本书,只是我也不知能否做到。
写到这里,已经是6:54。
雨很早就停了,天也大亮了,只是我还在发愁……
…………
最后,之前南山行者跟我说过,有人说我是他的小号。
在这里还是澄清一下。
南山目前也住在长沙,我们隔一段时间会见个面,吃个饭,所以我们的ip都在湖南。
而且,我的文风跟他明显不同。
最后的最后,教一个辨别南山文风的方法。
多数人行文,写到面板的时候都是这种格式:
命格:【搜山降魔】
而南山会写成【命格:搜山降魔】
据我观察。
整个起点,只有他会本能地把“:”这个符号包进“【】”里面。
……
纠结了很久,不知道发不发,还是发吧。
(本章完)
半夜四点,长沙正在下雨。
窗外的竹子在雨中不断摇晃,不断刮蹭墙壁,我的思绪也跟着摇摆。
长生万世仙这本书,我其实一直都没有放弃的念头,一直在尝试突破。
只是陷入了纠结与迷茫之中。
之前说过,万世仙已经基本改好了。
其实不止是改好了,我足足改了两个版本,一个是家族版本,一个是龙字脉版本。
算上那些没有落笔的版本,龙字脉版本是第二版,家族版本是第四版,至今已经迭代到第八版了。
纠结与迷茫也由此而生。
对于这些构思,我其实都不满意。
起初,我对龙字脉版本是满意的,只是在写到最后那八章的时候,忽然就索然无味了。
于是我又尝试更换不同的身份,经过几轮构思之后,又有了家族版本。
然后又是同样的问题。
写着写着,想着想着,就索然无味了。
直到这时,我才真正地意识到,人是没有办法欺骗自己的。
我尤其如此。
在潜意识中,我应该是知道道宫卷问题出在哪里的——
如果你想要改正道宫卷,那你就不能只改道宫卷。
只是我本能地不想面对罢了。
所以,我偷懒地想着,只改第二卷的二十多章,这样就万事大吉了。
但那样无法解决问题,只是拖延问题,终有一日还是要爆发的。
一切都会走上以前的道路,没有任何的意义。
只有从第一卷开始改,才有可能真正解决问题。
但是,要怎么改?
我还不知道。
我很想做到,但我实在不知道要怎么才能做到。
我感觉我知道问题所在,我感觉我知道怎么解决问题。
但是当我摆正心态,不断推演之后,又会发现那条路根本行不通……
所以,我真的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吗?
发现问题,然后对症下药就能解决问题,这句话谁都知道。
但真的很难做到。
知易行难,微言大义。
在想象中,很多问题就像堆迭起来的形状规整的积木,所以可以轻松抽出那块出问题的积木,同时还不影响整体稳定。
实际中,多数问题是一堆沙子,一粒一粒地互相掩埋,它们是互相联系的,只要动了一粒沙子,就会出现无法阻止的大崩塌。
在这种乱麻一样的复杂关系中,没有足够的能力,甚至无法具体分清问题出在哪一粒沙子,或者哪几粒沙子上面。在这几粒沙子里,哪一粒沙子的问题更严重一些……
这些问题甚至不是跟别人沟通学习,就能够解决的。
就像你不可能将一堆沙子递给别人,还能维持沙子的形状不变。
在传递的过程中,这堆“沙子”是一定会变形的,等到对方再把沙子递回来,已经面目全非了。
除非你能把自己的心剖出来给别人看……
说到底,写作这种事情,能教的只有基础,再往后大家的见解和感觉都不一样,想要遇到一个跟自己完全同频共感的知己,几乎是不可能的。
到如今,我只能承认我目前的能力不足,还无法驾驭这本书。
接下来,我大概会暂时放下纠结,尝试开新书。
我终究是个渴望做到更好,曾夸下海口,却又没有足够能力的别扭普通人。
我很想继续夸下海口,说我不会放弃修改,因为我真的很喜欢这本书,只是我也不知能否做到。
写到这里,已经是6:54。
雨很早就停了,天也大亮了,只是我还在发愁……
…………
最后,之前南山行者跟我说过,有人说我是他的小号。
在这里还是澄清一下。
南山目前也住在长沙,我们隔一段时间会见个面,吃个饭,所以我们的ip都在湖南。
而且,我的文风跟他明显不同。
最后的最后,教一个辨别南山文风的方法。
多数人行文,写到面板的时候都是这种格式:
命格:【搜山降魔】
而南山会写成【命格:搜山降魔】
据我观察。
整个起点,只有他会本能地把“:”这个符号包进“【】”里面。
……
纠结了很久,不知道发不发,还是发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