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97yyw.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第230章 再难返回
  国外资本想要对美国新兴公司发起风险投资,主要有两条路。
  一条是费远超常识的巨款。
  比如前世软银孙正义,最开始就是走这条线路。
  他了解到雅虎的基本情况后,夸张的投资1亿美元。
  当时的雅虎还什么都没有,也看不出成为巨头的样子。
  1亿美元,完全超出了风险投资的想象。
  但孙正义的凭亿近人效果确实很好,自此在硅谷风投行业站稳脚跟。
  因为大多数初创企业,都无法拒绝软银的巨额真金白银。
  另一条路,则是星海投资准备走的路线。
  收购一家知名公司10%以上股份,作为取信于新型企业的证明。
  比如,竹下雅人想要风投一家公司。
  就可以说,我们是某某公司的大股东。
  星海投资选定的展示目标是思科和微软。
  一方面这两家公司足够有知名度,另一方面这两家公司的发展速度够快,展示效果会更好。
  微软的股票,星海投资一直有吸纳。
  当下已经成为微软仅次于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的第三大股东。
  可惜,市场上微软股票有限。
  星海投资就算大手笔购买,也只买到14.32%。
  没办法,比尔·盖茨一个人就拥有微软45%股权。
  再加上保罗·艾伦,以及微软大大小小员工也拥有大批股票。
  市面上流动的微软股票,少的可怜。
  星海投资能买到14.32%,都废了九牛二虎之力。
  不仅通过市面购买,还通过高盛等投行机构溢价进行购买,大约费7.6亿美元。
  相对于微软现在的市值,星海投资这笔投资大约亏损1亿美元。
  虽然如此,依旧十分值得。
  因为这笔投资,明年就可以升值一倍以上。
  windows3.0一出,微软就将在操作系统领域,由原本的追赶者变为领先者。
  公司市值也会由原本的刚刚超越苹果,变为甩苹果一大截。
  “会长,我们真的要全面进军美股吗?”
  嘉本隆现在正有些迷茫。
  他更希望公司将大多数资金留下,然后在日股大跌后抄底。
  他脑海中没有一丁点,日本股市此后会一蹶不振的想法。
  嘉本隆正单纯的以为,之后的股市只是技术性调整。以日本公司的实力,很快就会重返巅峰。
  “也不是全面进军,主要是不让资金闲着。”
  “当我觉得日股跌的差不多的时候,会重新回来。”
  竹下雅人并没有说出藏在心里的秘密,以九真一假的方式回答。
  他确实会重返日股,但也只是少部分资金。
  并且这部分资金只会买电子领域巨头,以及对星海集团发展有利的公司股票。
  比如索尼这家2000年攀上顶峰的公司,以及信越化学这家半导体上游材料市场的巨头。
  别的公司就算跌的再惨,他也看都不会看一眼。
  主要是当下还在进行的泡沫时代,深深破坏了日本企业的正常成长。
  很多公司对新兴技术的投资,还没有1985年多。
  更要命的是泡沫破裂之后,各大企业会变得更为保守。
  90年代日本半导体领域被韩国和湾湾先后超越,就有科技投资严重不足的因素。
  如果竹下雅人选择大规模回归日股,就是在拿自己的钱帮别人解套。
  他可没有这么无私,也不想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傻傻的打水。
  “嗨,明白。”
  嘉本隆正很开心,因为他始终认为,一家好的公司必须立足本国市场。
  哪怕是私募对冲基金,也要如此。
  随后他又小心问:“会长,您觉得,这次股灾会持续多久?”
  竹下雅人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微微抬高声音反问:“你觉得日本股市泡沫大吗?”
  “大,很大。”
  嘉本隆正想到公司收集的日股资料,简直触目惊心。
  很多公司的市盈率拉到大几十甚至上百,一点也不健康。
  如果股市全面暴跌,股价说不定腰斩后再腰斩。
  这么惨痛的代价,绝对会在炒股人心中产生阴影。
  接下来就算各公司发展的非常好,短时间内股价也很难上涨。
  “那你觉得,各公司股价回归正常后,还能有这么多股民吗?”
  “不能。”
  股市进入熊市之后,就算市场上利好消息不断,也需要等股民忘掉伤疤。
  并且就算如此,也会少掉无数股民。
  这些股民中大多数是亏损掉本金,或者是有少量负债。
  自觉在股市上赚不到钱,主动离开这片伤心之地。
  少数则是负债累累,绝望之下彻底离开这个世界。
  “这次的泡沫实在太大,日银那边还在高强度加息,想要主动戳破泡沫。”
  “三五年之内,日股都不会有什么太大的起色。”
  “这也是我着急卖掉一大笔松本制造股票的最大因素。”
  松本制造这笔财富,竹下雅人也准备先走美股港股路线。
  是的,除了美股之外,竹下雅人也想投资港股。
  受国际环境影响,港股正处于历史低点。
  股市平均市盈率,只有6.7倍左右。
  现在进入港股,就算只是单纯的买指数,也可以很快实现暴富。
  此外,如果美股和港股没法完全消化这笔资金,他还准备投资韩国股市。
  90年代,正是韩国几大财团极速扩展时期。
  三星、现代、sk等财团,都实现5倍以上增长。
  虽然没有美国科技巨头那么逆天,但相对于传统公司,依然有着惊人的增长速度。
  日本泡沫时代的电子巨头,增长也不过如此。
  “三五年吗?哎,日股接下来难了。”
  嘉本隆正沮丧的点点头,不得不承认自家会长的判断。
  股市一旦崩盘式降温,短时间内确实很难再起。
  前世日银和日本政府,就是因为股市的这一特点,耽搁了救市行动。
  直到1993年,发现股市依旧一潭死水,这才慌慌张张的出台各种救市政策。
  可惜,实在是太晚了。
  政府的基建投资基本浪费,根本刺激不了经济。
  其实日本政府更想投资高科技产业,但实在是投鼠忌器。
  有白头鹰政府这柄达摩克斯之剑悬在头顶,日本根本不敢行动。
  因为一旦行动,美国就会以日本政府行政操控为借口,对日本公司进行惩罚。
  如同后世的华为,但没有那么严厉。
  这种事情是有先例的。
  不久前的tron操作系统,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政府刚开始很支持,直接以行政手段推动tron操作系统的发展。
  准备在全日本的中小学普及计算机,建立使用tron操作系统的微机室。
  但在美国强力压迫下,6月时放弃了这一推广行动。
  没办法,此时的美国是日本电子产品第一大市场。
  日本想要发展,根本就离不开美国。
  两人聊着聊着,越发觉得日本前途堪忧,不自然的陷入沉默。
  好长一段时间后,嘉本隆正才重新组织好语言,换个话题问。
  “会长,我们以后要全面靠拢高盛吗?”
  青年摇了摇手指。
  “当然不。”
  “星海投资不能太过接近任何一家美国大投行,我可不想遭到大摩的阻击。”
  高盛集团当下和摩根史丹利的仇恨很大。
  因为摩根史丹利每次玩恶意收购,高盛都会扮演白衣骑士角色。
  虽然大摩凭借着更为雄厚的资本,恶意并购的成功率很高。
  但终究有很多项目,被高盛破坏掉,没能赚取更多佣金。
  不仅钱赚的更少,自己的名声也在高盛的衬托下愈发恶劣。
  大摩当然不能忍。
  可惜,高盛有洛克菲勒家族支撑。
  大摩就算实力强上很多,也拿它无奈。
  但高盛不行,和高盛亲密合作的公司,不代表不行。
  青年可不想成为城门失火中的那条池鱼。
  “明白,那我们需要主动联系大摩吗?”
  “不用,大摩那边很快就会闻着味跟过来。”
  两家公司互相有间谍,别想瞒过彼此。
  尤其是高盛,因为实行合伙人制度,更难在大摩面前藏住秘密。
  当然,在美国以外,高盛的保密能力还是非常强的。
  代表性的事件就是,帮希腊伪造财务报表加入欧元区。
  和欧盟不同,欧元区的加入条件更为严格,政府的负债程度不能超过60%。
  希腊当时完全不符合这一点。
  这时候,高盛来了。
  在高盛的一系列操作下,希腊政府的负债成功隐瞒下来,然后在21世纪初顺利成为欧元区成员国。
  高盛选择这样做,一方面是赚钱,另一方面是向欧盟植入特洛伊木马。
  后来这枚木马被成功引爆,将欧盟炸的五劳七伤。
  “嗨!”
  第二天,高盛并没有和大摩一样直接返回国内。
  保尔森再次找到竹下雅人,准备对合作之事进一步沟通。
  不过此时保尔森还没返回美国说服高盛领导层,也没说服那些投资人。所以两人谈论的事情都比较虚,主要以拉关系为主。
  竹下雅人有点受不了这种单纯的聊天,笑着转移话题。
  “我听说思科两位创始人和董事会矛盾重重。”
  “我希望当双方关系破裂的时候,高盛可以帮忙买下这对夫妻的股票。”
  “然后一半星海投资持有,一半和高盛的联合基金持有。”
  思科创始人不精通管理,所以早早就将管理交给风险投资公司负责。
  但这两位技术型创始人又喜欢干涉公司经营,导致思科现在一团糟。
  思科的董事会忍耐程度有限,很快就会展开对两人的清洗。
  这样做看起来很冷酷无情,但确实促进了思科的发展。
  思科巅峰时期能有5000亿以上市值,多亏这次变革。
  保尔森听闻后眼睛缩了缩,然后挑眉问:“哦,竹下会长很看好思科的发展?”
  青年坦然说道:“是的,随着计算机产业的发展,思科也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什么时候实现增长我不知道,但一定不会亏钱。”
  思科的发展势头根本瞒不过华尔街,竹下雅人自然不会选择藏着掖着。
  至于高盛会不会截胡?
  基本不可能。
  因为潜力只是潜力,谁知道需要多长时间兑现。
  无论是华尔街还是硅谷,都想象不到计算机的发展速度。
  除竹下雅人之外,全世界最敢想的投资人,也想不到短短十几年时间,计算机就能在全世界开结果。
  “没问题。一旦思科有变,我会尽快帮忙拿下这部分股权。”
  保尔森虽然不知道青年为什么这么有信心,思科创始人夫妇离开公司后就会卖掉股票,但这只是无伤大雅的小事。
  展示高盛能量,完成双方的第一个合作项目,才是他更看重的地方。
  “嗯,合作愉快。”
  回到美国后,保尔森第一时间打听思科情况。
  他看着下属传来的报表,忍不住皱眉问:“这么糟糕?”
  “是的,思科现在内斗严重。”
  “桑蒂·勒纳的脾气非常暴躁,让整个公司都难以忍受。”
  桑蒂·勒纳是思科创始人夫妇中的妻子。
  她的性格强硬固执,是导致思科管理混乱的主要原因。
  “看来短时间内,思科很难有所作为。”
  判定思科前途不大之后,保尔森很快将自己也跟风买点股票的想法放弃。
  他可不想等待数年时间。
  身为高盛的高级合伙人,他有无数手段可以短时间内赚取更多钱财。
  “时刻关注思科董事会情况,一旦有变,立马向我汇报。”
  “好的,先生。”
  思科暂时没法进行,保尔森很快将重心放在三天后的高级合作人会议上。
  他要尽可能说服大家和星海投资合作。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保尔森带着搜集到的资料,来到位于纽约的高盛总部。
  保尔森才刚刚起势,还不是高级合伙人。
  高级合伙人都完成讲话后,才轮到他登台。
  简单聊了几个小项目后,保尔森打开投影仪。
  “大家看,这是星海投资进入金融领域后,资产大致增长情况。”
  “并且更为重要的是,星海投资已经全面撤离日股。”
  日股的大雷,华尔街心知肚明。
  因为这个雷,本来就是华尔街挖的。
  其实早在1987年,华尔街就想过引爆。
  但当时日本民众过于狂热,再加上美国发生严重股灾。
  华尔街就没有大规模进攻,准备等时机成熟再行动。
  但这就坑了索罗斯。
  他还在大肆做空,根本没想过股价会反弹。
  如果不是果断壮士断腕,鼎鼎有名的量子基金,可能早就破产倒闭。
  (本章完)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限定室友(1v2)

擎苍月

战少,你媳妇又爬墙了

繁初

社死得到的男朋友

清茶与

医妾

北枝寒

影子

麦阿秋

贼老天你该死

不再恋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