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97yyw.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第102章 皇帝又整幺蛾子了?
  这件事,和徐达说了已经有几个月了。
  但因为李善长的事,以及接下来的空印案,还有前几天日蚀的事,一直都被耽搁。
  没能真的开始实施。
  徐达这个老兄弟,只怕早就已经等不及了。
  如今各项事情都有了定论,关键是通过抄家,追回赃款这些手段,如今手里也都出来了三百多万贯的钱财。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元璋觉得,最终的数额绝对能超过四百万贯。
  对于连年日子过的都很紧巴的朱元璋来说,这样的一笔横财,真的很解渴。
  可以做上很多的事。
  除去拿出的十五万贯,用作奖金的钱,以及给国子学拨去的五万贯,火器局的五万贯,工部治理黄河的五十万贯之外。
  现在手里还有大约两百六十万贯。
  如今正好还能再拿出来一些钱,用到这件事情上。
  “咱准备和北面草原上的部族,进行互市。”
  朱元璋望着百官,说了这样的一句话。
  在场官员,闻听朱元璋的话后,大多显得比较意外。
  彼此对视,发出一些细微的议论声。
  当今的皇帝对于北元,有多么的痛恨,那是众所周知。
  自从北元朝廷逃遁到草原之后,皇帝一开始时是连年用兵。
  恨不得立刻就把北元,给彻底的消灭。
  洪武五年遭遇了一场战败之后,虽表面上比较安静了。
  可在深知皇帝脾气的众多人看来,这些都只是表象,暗地里不论是大将军徐达等军中之人,还是皇帝,都一心想着一雪前耻,覆灭元庭。
  洪武五年的那次失利,只会让皇帝覆灭元庭的信念,更加的坚决。
  自从北元王庭自洪武三年遁入漠北之后,皇帝就下达了禁令。
  严禁和草原上的那些部族通商。
  这样的一道命令,既有着皇帝对北元的彻骨仇恨,也有着很现实的目的。
  那就是通过这样的办法,造成草原上物资短缺,让北元朝廷遭遇困顿。
  最好是直接困死他们。
  这些,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能理解的。
  结果现在,皇帝却突然做出这等决定来。
  这是要放弃对草原的围追堵截了?
  这……怎么看都不太像啊。
  “草原上还是挺富裕的,尤其是盛产牲畜。
  牛马羊这些,都是好东西。
  不仅肉好吃,牛皮,牛筋这些还可以做盔甲,做武器。
  有些牛还可以穿上牛鼻环,驯化了当耕牛来用。
  羊皮这些可以做袄子,穿在身上很暖和。
  马可以训练成战马,也可以用来耕地,拉车。
  这些都是咱大明所需要的。
  草原上的产出很大,和他们进行互市,把这些弄到我大明来,对咱大明好处多多。
  比咱大明自己养,还要划算。
  咱们需要草原上的牛马羊,牛皮羊皮,马皮等东西,草原上需要咱大明的可就更多了。
  锅碗瓢盆,各种器具,就没有他们不需要的。
  咱大明这里普普通通的东西,运送到那里之后,绝对能赚大钱。
  这些钱不赚白不赚。
  所以咱准备在边地,设立一些集市,和草原上的部落交易,狠狠赚它娘的!”
  朱元璋说的是实话,他确实准备通过和北元之间的贸易,狠狠的赚钱。
  但他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仅只是为了赚钱。
  除了赚钱之外,最为重要的还是通过这样的办法,来找到北元王庭,并将其给一举覆灭了。
  为什么北元王庭,一直到现在都没有被灭掉?
  不是他们有多能打。
  真能打的话,也不会被自己打的如同丧家之犬一样,龟缩到草原深处不敢露头了。
  最重要的原因,是自洪武五年那一仗之后,北元王庭那里进行了战略调整。
  不仅前往了草原更深处,而且还极力避免和自己大明这里,发生大的冲突。
  北元王庭的所在地,更是成为了他们最高的机密。
  不向外泄露,同时还不时变换驻地。
  如此做就是怕自己大明这里,找到机会,把他们的王庭给灭了。
  而北元这里,本身就是从草原上起的家。
  草原才是他们的基本盘。
  在草原上的统治,以及影响力可谓是根深蒂固。
  自己大明,也一直把草原和北元残余朝廷视作一体。
  在这等情况下,草原上的诸多部落,自然会选择北元王庭,跟随北元王庭行动,接受北元王庭的统治。
  草原一望无际,各个部落上的人,都是北元王庭的眼线。
  不说大明这里,不好得知北元王庭的具体所在地。
  就算是知道了,如此长的距离,大规模的带着兵马行军,想要不走漏风声,对其进行突袭,基本上也很难做到。
  不然上辈子时,也不至于一直等到洪武二十三年才逮到机会,由蓝玉带兵,一举将之给覆灭。
  所以,朱元璋现在转变了策略。
  不再将草原各个部落,和北元王庭视作一个整体。
  而是准备对其进行一番的分化瓦解,从根子上解决北元王庭的问题。
  先将其统治基础给弄没了。
  失去了统治基础,让很多的草原部落心向大明这里,就算是不心向大明,也能做到不心向北元王庭。
  那再去灭掉北元王庭,就容易了。
  背靠大明,通过大明赚的盆满钵满,吃的脑满肠肥的晋商,尚且有那么多的带路党,卖国贼。
  他就不相信,如今自己这里和草原上进行互市,就不能在草原上培养出一大批,愿意为大明做带路党的人。
  好好经营上个三五年,到了那时,北元王庭的所在地,对于自己大明而言,将再不是什么秘密。
  到了那时,自己大明想要什么时候,对北元王庭动手,就可以什么时候动手。
  主动权完全在自己这边。
  北元王庭将会彻底沦为砧板上的鱼肉,任由自己这里宰割。
  不会再有丝毫反抗的机会。
  朱元璋倒是不担心自己这里,开始互市后,草原上的那些部落,不和大明做生意。
  大明的货物物美价廉,哪怕加价卖给他们,也比北元王庭弄的那些残次品,价格低要上一些。
  北元王庭之前逃走的时候,带走了一批工匠。
  倒是能生产出一些器具。
  但草原上条件有限,生产出来的器具,质量堪忧。
  再加上草原上的部族又多,各种器具,又优先供应王庭,导致器具处于严重匮乏的地步。
  那些比较大,有些实力的部族倒还好些,可以高价获得一些,稍微比较像样的器具。
  众多的小部族可就难了。
  歪瓜裂枣的劣质品,都得高价,托关系去购买。
  就这还不一定能买的到。
  通过这些劣质商品,北元王庭可以名正言顺的,在草原上收割财富。
  并建立起虽比较脆弱,却真实存在经济秩序。
  在这等情况下,朱元璋选择开放商禁,进行互市。
  依照大明的体量,以及商品制造之精美,价格之低。
  必然能吸引到很多草原部落,过来进行交易。
  很多事情,归根结底就是利益,就是肚子问题。
  没道理放着物美价廉的商品不要,非要求爷爷告奶奶,低三下四的更高的价钱,去购买劣质的商品。
  除了极少的部族外,绝大部分的人都是正常的。
  如此一来,草原上的经济秩序,必然会受到极大的冲击。
  只要自己这边操作的好,不用太长时间,顶多三五年,草原上那脆弱的经济,就会被冲击的七零八落。
  让这些人好好见识一下,有形大手和无形大手相结合的巨大威力。
  以往和北元打仗,都是赔钱。
  哪一场仗的经济收益,都远远低于发动军事行动的投入。
  这一次,朱元璋要换一种打法。
  打仗,可不只是赔钱,还有赚钱的。
  他要用从北元身上赚到的钱,当作打北元的军费开支。
  “上位,如此做的话,只怕北元王庭那里不会坐视不管。
  会采用一些手段儿,来禁止草原的那些部族,和咱们通商互市。”
  一番低低的嗡嗡声响起之后,丞相胡惟庸率先出列,说出了他在这件事上的考虑。
  随着胡惟庸开口,华盖殿内安静了下来。
  “如此才好,要的就是他的不坐视不管!
  他哪里只管行动,动作越多越好。
  且看看能不能把草原上的部族,都给控制住,不让众多部族,购买咱们物美价廉的商品,去买他们的劣质货。”
  朱元璋浑不在意。
  甚至于在说这话时,面上还露出了笑容。
  他是真盼着,北元流亡朝廷这样做。
  这样做了,必然会加剧和草原部族之间的矛盾。
  加速撕裂草原。
  和草原诸多部落之间,离心离德。
  北元流亡朝廷,要是真能做到坐视不理,那也无妨。
  自己这里将会按部就班的,顺利摧毁草原经济。
  让北元流亡朝廷像是被抽干水,露出来的鱼一样。
  这是一个无解的阳谋,别管北元朝廷那里怎么做,都无济于事。
  改变不了被自己这里,给拿捏的命运。
  这也是徐达闻听了朱元璋的计划后,为什么会对此抱有极大期待,一直想着赶紧着手实施的原因之所在。
  打仗,不只是真刀真枪的拼杀,利用经济等方面的优势,携带大势碾压过去后,再动刀兵也是很不错的。
  比单纯的军事行动,更加稳妥,收益更多。
  “如此的话,臣觉得倒是妥帖,这事可以施行。
  北元那里的牛马羊等东西,对我大明而言,确实有用,将这些都给变成我大明的才最好不过。”
  胡惟庸此时已经彻底明白,皇帝此番行动,是什么用意了。
  和草原的那些部落进行经商,倒还在其次。
  最重要的,是想要通过这样的手段,来分化草原,挑起草原上的对立。
  从而好寻找机会,灭掉北元流亡朝廷,彻底结束大明和北元之间的战争。
  就说嘛,朱元璋怎么可能和北元和解?
  不可能为了多赚取一些钱财,就干出这等事情来。
  “上位,恁这个考虑好,早就该这么做了。
  牛羊马匹这些好东西,留给那些鞑子糟蹋了。
  还是弄到咱大明好。”
  吉安侯陆仲亨,粗着嗓子拍手叫好。
  “上位圣明,这下子咱大明的很多百姓都有福了,可以多吃一口羊肉,多些羊皮袄子穿了!”
  平凉侯费聚也跟着开口。
  “对,对,这等好东西还是弄到咱们大明手里最好。”
  唐胜宗,以及江阴侯吴良等人,也都纷纷跟着叫好。
  对朱元璋的这个决定,简直是举双手双脚的支持。
  他们这么支持,自然是有原因的。
  自然不是因为如同胡惟庸等少数的人那样,已经在短时间内,看破了皇帝这一行动背后,所隐藏着的军事目的。
  而是因为北面很多生意,他们这些淮西勋贵,基本都有一定的参与。
  廖永忠为什么会和淮西勋贵之间,有这么深的隔阂?
  为什么会在后来重操旧业,带人贩卖私盐,破坏开中法?
  这其中有着淮西勋贵,和巢湖水师之间的争斗。
  涉及到诸多利益。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北面的生意。
  开中法是杨宪提出来的,廖永忠帮忙实施的。
  所谓的开中法,简单来讲,就是往边地运粮耗费太大。
  为了减轻朝廷的负担,让山西等地的商人,代替官府,往边地运粮。
  然后用运去的粮食数目,来换取盐引,再拿盐引到盐场买盐进行售卖赚钱。
  杨宪提出的开中法,确实很好用,极大的减轻了朝廷往边地运送粮食的负担。
  不过在推行的初期,想要把事情给迅速铺展开,并不容易。
  于是,拥有着大量战船,以及水手的巢湖水师,就派上了用场。
  帮助来往运粮,运盐。
  忙自然不是白帮的,这些生意里,巢湖水师趁机插了一手,吃掉了很大的份额。
  后面杨宪案发,被论罪处死,廖永忠和杨宪牵扯特别深。
  朱元璋虽以廖永忠功劳大的原因,没有处置廖永忠。
  但巢湖水师在这边的那些生意,却也都顺理成章的没有了。
  被谁给占据了?落入到了谁手中?
  自然是和杨宪不对付的淮西勋贵手中。
  从这上面来看,廖永忠是被淮西勋贵摘了桃子。
  这个时候,朱元璋说要和草原上进行互市,他们这些人自然是乐意之至。
  毕竟这等事情一旦真的做了,他们可以从中获得极大的利益。
  能赚的盆满钵满。
  朱元璋看着陆仲亨,费聚等人的反应,面上神情没有什么变化,心里面却忍不住冷哼一声。
  他岂能不知道,这些人打的是什么主意?
  他又岂能让这些人,真的如愿以偿?
  ……
  皇帝上早朝的时候,火器局的一把手,万户陶成道也没有闲着。
  正在这里着手配置火药。
  话说,早朝并不是所有的在京官员都要参加的。
  只有那些经常办公,地位足够的官员,才需要参与这个。
  对于陶成道这等官员而言,除非皇帝那里有专门的交代,否则平日里不需要去上早朝。
  一般只有正旦大朝会,或者其余需要大小一应官员,前去充门面的场合,陶成道才会换上官服,去这等场合。
  不过,不上早朝并不代表着陶成道起来的就晚了。
  相反,陶成道很多时候,起的比那些需要上早朝的官员还早。
  今天,陶成道依旧老早就起来了。
  稍微洗漱一下,就一头钻进了屋子里,在那里忙碌起来。
  进入日常工作的屋子时,他除了带有硝,硫磺,木炭这些火器局的常见东西外,还带来一些鸡蛋和霜。
  这让跟着陶成道做事的两个徒弟,同时也是火器局的得力干将,忍不不住暗自咽了咽口水。
  暗道今天有口福了。
  一向在穿着,以及吃饭上面不太讲究,随便对付两口就行的老师,这次倒是开窍了。
  居然要改善生活了。
  水煮蛋可是很好吃的。
  当作早餐最合适不过。
  尤其是见到老师进入房间后,动手调配了一些火药,就拿起鸡蛋将之磕破的举动后,李百强和韩大炮两人,就更是直咽口水。
  结果,随后发生的事情,却完全出乎了他们的所料。
  因为他们的老师,并没有如同他们所想的那样,用鸡蛋来做饭。
  而是把蛋清弄到了火药里面,还一连用了十个鸡蛋。
  看着正在那里不断搅拌加了鸡蛋的火药的老师,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彼此眼中的迷茫。
  老师这是在干什么?
  等下要给自己二人,做鸡蛋煎火药吃?
  这是什么新菜式?
  如此想着,二人不约而同的,悄然朝着后面退了一步。
  拉开了和自己老师之间的距离。
  “老师,您……这是在做啥?”
  韩大炮忍不住出声询问。
  “弄新火药,看看加了鸡蛋后,火药会不会变得威力更大。”
  陶成道一边搅拌,一边回答。
  呃……
  二人闻言,再度齐齐一怔,只觉得自己老师是不是有些魔怔了。
  通过调整硫磺,硝,木炭这三者之间的比例,以及用质量不一样的材料,得出来的火药威力不同。
  这些他们都是知道的,且各种配比都是烂熟于心。
  怎么现在,老师又把主意给打到了鸡蛋上?
  这等做法,当真闻所未闻。
  确定这不是在做吃的?
  “试试看嘛,反正现在火药的威力,想要大幅度提升,已经很难了。
  不妨尝试一下新办法。”
  陶成道把搅拌好,粘在了一起,且已经湿了火药,拍成一个个的薄饼,放到架子上进行低温烘烤。
  一边出声给两个徒弟解释,显得很正经。
  实际上他心里面,也觉得挺没谱的。
  因为这等看起来明显不靠谱的办法,根本不是他想的,而是皇帝把自己喊过去,说与自己的。
  只不过这办法一看就太离奇,陶成道怕等一下进行验证时翻车,有损皇帝的名声。
  所以这才没有和两个徒弟明说,只以自己的名义来做事。
  听到陶成道的解释,二人明白了老师的想法。
  理解老师的心情,但却不认同老师的做法。
  这等一看就不靠谱的做法,是没有任何必要进行尝试的……
  等到天光放亮时,吃了煎蛋黄配大饼的几人,开始将烘烤干的火药饼子弄碎。
  得到了两斤重的小颗粒状的火药。
  走出屋子,陶成道挖了一勺子火药,倒在石板上,把点燃的香凑到上面。
  火药很快就剧烈了燃烧起来。
  陶成道,以及两位弟子都是神情为之一振,瞬间就精神起来了。
  这火药比以往最好的火药,燃烧的都要更加快,更干净!
  这代表着,火药的威力也更大!
  “快,把火枪取来!”
  陶成道出声吩咐,声音显得急促。
  韩大炮立刻三步并作两步的冲到屋子里,抱着一杆火枪冲出来。
  不用老师再说话,他就和李百强二人熟练的装填火药和引线,并压入弹丸。
  做完这些后,来到平日里试验火器的场地。
  陶成道拒绝了两位弟子担心新火药威力大,可能导致火枪炸膛,从而想要代替他的意见。
  亲自点火,瞄准发射。
  片刻后,砰的一声响,硝烟升起的同时,弹丸已激射而出。
  经过测量,射程竟比之前提高了三成还要多!
  这让三人又惊又喜。
  谁都没有想到,加上了鸡蛋后,这听起来像是做菜的研制火药的办法,居然这么好用!
  能一下子把火药的威力,提升这么多!
  陶成道双目放光的在这里,盯着这颗粒状火药看了一阵儿后,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
  转身朝着屋内跑去。
  很快就拿着那包跑了出来。
  而后把砸碎,混入到了火药之中。
  有了之前加鸡蛋的例子在,李百强和韩大炮两人,对于自己家老师的这个举动,再不觉得不靠谱了。
  反而还充满了期望。
  想要看看这加了之后,能给人带来多大的惊喜。
  “砰!”
  片刻之后,比之前更大的枪声响起,弹丸呼啸而出。
  几人忙寻找弹丸的踪迹,并测量距离。
  看着又增加了将近一半的射程,几人陷入到了呆滞之中。
  片刻后,发出了一阵儿的欢呼声。
  “老师,您太神了!这样的办法都能让您想到!”
  李百强,韩大炮两人,看着自己老师,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这不是我想到的办法。”
  同样很振奋的陶成道,用力的摇头。
  不是自己老师想到的?
  二人愣了一下。
  如今大明在火药以及火器上面,造诣最深的就是自己老师。
  这等神来之笔,除了自己老师,还能有谁可以想到?
  “是陛下!这些都是陛下告诉我!”
  啥?!
  李百强,韩大炮二人更加懵了。
  皇帝还会这些?!
  “哈哈哈,陛下可不止与我说了这些,还说了其余一些方面的构想!”
  陶成道仰头哈哈笑了起来,格外畅快。
  因为情绪过于激动,以至于手都在止不住的轻颤。
  片刻后,他收住笑声,一头扎进了房间里,开始写写画画起来。
  整个人的状态,看起来都比较疯魔……
  李百强,韩大炮二人都忙跟着自己老师进入房间。
  他们都特别好奇,皇帝还和自己老师说了什么……
  ……
  “……和草原上部族的交易,需在专门的互市场所进行。
  且需要收取商税。”
  华盖殿内,朱元璋的声音继续响起。
  “应该的,应该的。”
  “赚钱交税,天经地义。”
  费聚,陆仲亨等人连连点头。
  三十税一的商税,对于他们来说,毛毛雨一样。
  “好,有恁的这话咱就放心了,恁果然没有让咱失望,都是忠君爱国之人。”
  朱元璋看着他们,毫不吝啬夸奖。
  听到朱元璋这话,在场的淮西勋贵,都是忍不住笑容满面。
  心里面都乐开了。
  上位还是很照护自己这帮老兄弟的。
  对于商贸能赚多少钱,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三十税一,和没收一样。
  当下一个个都是拍着胸脯表态,说他们这等忠心耿耿之人,自然是要支持上位,报效国家的。
  朱元璋闻言,面上笑容越发灿烂。
  “如此,商税就按照十税六来收取吧。”
  (本章完)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限定室友(1v2)

擎苍月

战少,你媳妇又爬墙了

繁初

社死得到的男朋友

清茶与

医妾

北枝寒

影子

麦阿秋

贼老天你该死

不再恋爱(2)